《三杯茶》的天問 (知足感恩惜福回饋)
李素真/中山女高國文科教師、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執行秘書


一個人可以爲他人作什麼?一個人可以信守承諾無怨無悔嗎?一個人受人恩惠可以怎樣回報?一個人有錢可以怎樣助人?一個人無錢可以怎樣助人?「一個人能夠改變什麼?」在《三杯茶》這本書裡,我們得到了答案。

《莊子》〈大宗師〉說 :「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摩頓森在恩人哈吉˙阿里村長過世時感傷地說:「沒有永存的人事物」「即使我們這麼努力,沒有什麼是永恆的。」但村長教他「聆聽風聲」。是的,天道循環,自然律則,沒人能逃過,但「聆聽風聲」,自然知足,感恩,惜福。愛,大愛,可以使人永生不死。

德蕾莎修女說:「生命如果不能為他人服務,生命不值得。」的確。「我會蓋所學校,」摩頓森說,「我向你承諾。」這是多麼起碼又高貴的美德。摩頓森他堅忍不拔,他作到了--霍爾尼捐出一萬二千美金,幫助摩頓森蓋第一所學校。「十年辛苦不尋常」!巴基斯坦的「希望工程」,艱辛萬苦地展開。美國人的感恩惜福回饋,感動全球多少人?摩頓森〈致謝〉說:「我有一個夢,就是未來十年我們能讓所有的孩子----特別是女孩子們---都能識字讀書、接受教育,…因為幾千位了不起的人的重要參與,才使這個故事和本書得以發生,…我希望《三杯茶》能成為鼓勵大家伸出援手的催化劑帶給每個都應該有機會上學的孩子,一分寶貴的禮物---教育。」教育,是脫離貧窮無知仇恨自私,開天眼的最佳方式。

想起了大陸〈搖籃〉詩:「弟弟的搖籃,是姐姐的背,姐姐失去了上學好機會。嫩嫩的雙肩,細細的臂,接過媽媽一份沉重的累。搖啊搖搖啊搖,寶寶快快睡,搖起弟弟甜甜的夢,搖落姐姐迷惘的涙。通往學校的山路上,枯萎了一朵小花蕊。」(我於八十七年四月二日為它譜曲,錄唱,收入「風雅之歌」、「風雅頌」)教人心痛的詩。「我們阿富汗婦女是透過教育看到光亮」。女子受教育的重要性不輸男孩啊。

教育是使人向善、使人高貴的最佳途徑。

兩位蔣總統最重視的教育、復興中華文化----曾是我們中華民國「自豪與自幸」的優勢,栽培出多少建國惠民的精英。知足,感恩,惜福,回饋。國文教育是文化根本,生命樞紐,立國契機。想到現今我們的教育,被摧殘的情況,我不只感嘆唏噓,憐憫學子,可憐蒼生被「淺化」、「弱化」、「分化」的教育誤盡,但也在絕望中生起希望,「不放棄就有機會重生」。

《三杯茶》這是一本堪供借鏡反躬自省的好書,「一樹蓓蕾莫道是他人子弟,滿園桃李當看作自己子孫。」我們能為我們的孩子做什麼?我們能送給我們的孩子最寶貴的禮物嗎?一本好的課外書、一個好的教育部長、一個英明有為的政府、一個德才兼具的總統、一個學校課程(業)充裕扎實不須到補習班補習的教育、一個能培養我們「德智體群美」並重的教育,「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為友」?我相信讀了這本書,會讓我們深思謙卑反省,「頑廉懦立」。是的,波斯俗諺:「天空越暗的時候,你越能看到星辰。」只要我們肯擇善固執,善能生善,愛能生愛,「莫忘初衷,善愛善愛」。

哈吉˙阿里跟摩頓森說:「當你第一次跟巴提人喝茶的時候,你是個陌生人。第二次再喝茶,你就是上賓了。而第三次你再喝茶,你已經成為家人。而對於我們的家人,我們會願意為他們作任何事,甚至是死。」好動人的一番話,正如李白詩:「感君恩重許君命,泰山一擲輕鴻毛。」親愛的同胞,親愛的國人,且讓我們互飲三杯茶好嗎?



《三杯茶》,5/26,馬可孛羅即將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reecupsoft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