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家庭教育的力量 讓他擁有蓋出六十所學校的能力

  中華電信董事長賀陳旦,過去任職於台北市政府期間受邀演講,他時常提醒台下為人父母者,一個人的成功,最令人讚賞的是其背後的人格特質,而非學經歷。然人格特質的培養,並非仰賴學校教育或其他外力,家庭、父母其實才是擔綱了最重要的角色。

  來自美國,沒有任何背景的摩頓森,當年自己只想為K2山腳下的科爾飛村落,蓋一所學校,沒想到十多年過去,居然已完成了六十幾所學校!究竟,是什麼樣的毅力,讓他願意完成當初的承諾?是什麼樣的勇氣,讓他願意接下中亞協會的任務,持續以興建學校為人生目標?摩頓森的父母,以身教,讓他從小就明白一個人能夠如何奉獻己力,給予別人最需要的幫助。他們在非洲坦尚尼亞為當地人募款興建了第一所醫院,最後甚至把所有功勞歸給坦尚尼亞人,讓他們自己治理自己的醫院。摩頓森感到無比驕傲,他說:「這個有著恢弘胸襟的男人是我父親。他教導我:如果你相信自己,就能完成任何事。」

       
這就是讓摩頓森得以堅持不輟的力量來源。1993年,摩頓森為巴基斯坦山區的孩子們開辦了第一所學校,如今,他的努力受到了回報,在戰爭中失去家人的女孩法蒂瑪,十八歲時才第一次參加人生的畢業典禮,她說:「以前我們不會看報紙讀書,現在會讀,」她說,「受教育真好。」


貧窮滋生憤怒,教育帶來希望
  「我們有五個學生,在阿富汗的協會學校,每天走三個小時到學校,他們早上起來做完家事,生火,做早餐,擠羊奶,走三個小時,穿著拖鞋或是中國製塑膠鞋,有些甚至赤腳。但是他們日復一日,不分晴雨,為了學習讀寫的權利。」現為中亞協會執行長的摩頓森已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蓋了六十多所學校。
        
        經歷過三十年抗俄戰爭、2005年阿茲德喀什米爾大地震的中亞地區,數以百萬計的人流離失所,貧窮讓父母親只好把小孩留在家裡,需要錢時再把小孩送出去工作。年輕人在一個不識字的大家庭裡長大,他們很少有選擇,挫折與憤怒滋生,於是容易被聖戰士團體吸收。


布勞度河谷第一位受教育的女性想成為「女強人」
        在今日世人給予最多偏見的中亞地區,摩頓森不畏一年有六個月的雪季,堅持找出生而為人的善與希望。做為布勞度河谷第一位受教育的女性,嘉涵從科爾飛學校畢業時,覺得自己的生命有了很大的改變,「我覺得自己的生命充滿了可能性。我不想只做一名醫護人員,我想成為能幹的女人,蓋一所醫院,或成為主管……我想成為『女強人』。」
  
        摩頓森沒有笑她。當年他用打字機一字一字、一封一封打出來的五百八十封信,歷經六個月才得到的首筆募款一萬兩千元美金,十年的努力,再多辛苦都已微不足道了。



關於摩頓森與家人的故事,請參考《三杯茶》第4章「個人儲藏室」
關於法蒂瑪的故事,請參考《三杯茶》第17章「沙地上的櫻桃樹」
關於聖戰士團體吸收貧窮學童的狀況,請參考《三杯茶》第19章「一個叫做紐約的村莊」
關於布勞度河谷嘉涵,請參考《三杯茶》第22章「真正的敵人是無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reecupsofte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